在喧嚣中沉淀在大地上求知

——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期次:第144期    作者:高文举   查看:81


外国语学部 “重走抗联路、 寻访老红军” 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功入围了团中央“2015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上图为外语学部辅导员张程 (右三) 带领学生聆听抗联老战士讲述峥嵘岁月。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2015年暑期,学院教务处、学务处、思政部、校团委联合开展了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生活,记录改革发展的光辉足迹。扎根人民,聚焦建设小康的伟大进程。冷静思考,坚定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
  2015年暑期我院3300多名学生,100多名指导教师,组建了10支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335支校级社会实践团队。东方学子的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区)市,参与100项课题调研,直接调研对象近45000人,完成调研报告302篇,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日记和心得体会3301份,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媒体形态对我院社会实践开展新闻宣传报道370余次。我院社会实践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工作力度之大,社会影响之深,均为历年来之最。
  建筑工程学部“筑梦”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功入选团中央2015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刚刚他们又被评为2015年全国优秀团队,这是我院建校23年来第一个“三下乡”全国优秀团队。外国语学部“重走抗联路,寻访老红军”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功入围了团中央“2015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因为青春有梦,所以责任在肩。同学们在喧嚣中沉淀,在大地上求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实践调研过程中,他们深入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工地厂矿、机关学校开展深度体验式实践,来来去去都是年轻的身影,风风雨雨却有追寻的足迹。同学们密切联系基层群众,了解群众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我的脚下沾了多少泥土,我的内心就沉淀多少感情”。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国情,接触了基层,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帮助他们适应社会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今后成长成才、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如何做到接地气,不浮夸,不空谈,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更加注重特色性实践与体验式实践相结合、注重学部资源与服务地需求相结合、注重阶段性集中与活动常态化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组队与整建制参与相结合,使我院的社会实践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层次性、系统性,更好发挥专业特色,满足服务地需求,进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育人效果。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温度”、有“宽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专业结合,突出社会实践的“深度”。电子商务专业开展“互联网+”调研,动画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美术支教,金融学专业开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调研,法学专业开展的送法到基层……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事热点,开展了大实践、大调研,掌握大数据、大趋势。食品学部38支社会实践小分队集中开展“区域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建筑工程学部54支社会实践小分队集中开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调研,计算机学部31支团队围绕“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开展集中调研,机电学部32支小分队围绕着“四个全面”开展集中宣讲,外国语学部28支实践小分队连续两年开展“家乡所在地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大调研……他们中的许多实践作品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根据掌握的调研材料正在课题立项。学院也将组织校内专家教师进行专项辅导,力争把优秀的成果向“挑战杯”孵化培育。
  虚功实做,久久为功。我院开展全员化、课程化、学分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了团中央、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实践育人工作显著地提升了我院团学工作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团中央官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连续四年共8次对我院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报道。团中央官方媒体对一所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作连续追踪的报道,在全国高校也是很少的。我院团委申报的实践育人项目连续两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评为黑龙江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我院团委申报的“构建 ‘12345’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开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3月,我院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2014年7月,我院成功当选为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副理事长单位。2014年12月,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同志对我院共青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院成为2014年全国唯一获得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批示的民办高校。2015年1月,我院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5年10月,我院申报的“党建带团建”论文,被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评选为全国优秀成果特等奖。这些成绩、成果、荣誉的取得说明我院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帮助。这也体现了团中央、教育部对我院团学工作的充分认可,显著提升了我院共青团在全国高校团学工作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不足。与公办老大学相比,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实践活动深度还不够;指导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调动;社会实践活动为服务地方发展建设做贡献的能力还需加强。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和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实践育人能力,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的应用技术大学贡献力量。
  这是一个期待改变、尊重革新的时代。这是一所日新月异、不断前行的大学。改革正成为推动东方发展的主动力。创新、锐气、时尚、多元!青春与东方共同脉动,改变同成长相互交融。但改变从不简单,成长没有捷径,攀登的崎岖,突破的困顿,奋斗的艰辛,坚守的寂寞,找到你,陪伴你,感动你,影响你。我们是东方共青团,以青春作桨,让梦想为帆,成长路上我们与东方青年并肩奋斗、一路同行。